2023 年 04 月 04 日
11535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什麼?運動可以改善嗎?ADHD症狀、成因與治療一次瞭解!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狀常在學齡前出現,若能及早評估和治療,能提供孩子最適合的協助。ADHD是什麼?如何診斷?又有什麼治療方法?讓兒童及青少年身心科醫師來為您解答!
ADHD-2.jpg

開學一個多月,有家長接到老師聯繫,說觀察到自己孩子在課堂上坐不住,動來動去,上課會和同學聊天或插嘴,下課和同學玩時常玩的比較high,過程不小心會推拉弄傷同學,多次提醒好像還是會發生,老師建議帶孩子去心智科評估是否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有些爸媽可能會困惑,這會不會只是孩子年紀小,家裡獨生子比較沒有玩伴,去學校特別興奮,或是上小學前都讓長輩帶,長輩疼愛,對孩子要求比較少,所以只是欠缺學校經驗,才會出現坐不住的表現。本篇文章主要介紹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若家長確實懷疑自己孩子有ADHD,建議可諮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評估以及早提供孩子適合的協助。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什麼?
 

經過多年的醫學研究結果,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目前在精神醫學上被認為是神經發展性障礙(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意思是指這類疾病發生在「大腦與神經發展」的階段,因此,很多的症狀在學齡前就會出現。ADHD主要會以行為,學習困難,與情緒調節障礙來表現,且會影響人際、社交、學業與職業功能。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主要表現,主要分成三大核心症狀:
 

 

(1) 注意力不集中:

無法專心,容易分心,或沒辦法維持專注度。會出現粗心大意,常常出錯,遺忘需要用的物品,討厭或逃避需要用心去做的事,像是是讀書或寫作業。上課會放空或發呆。


(2) 過動:

活動量大,上課或做功課時無法安靜坐著,會動來動去或東摸摸西摸摸,有些個案會有話多,愛說話常被老師打斷的情形。
 

(3) 衝動:

會有行事衝動,欠缺考慮,缺乏耐心,常無法等待,易干擾他人。有的會耐不住排隊而插隊,或常因不經意的動作碰觸他人,干擾同學或肢體動作,容易出現危險動作或意外。
 

上述的症狀,整體而言會影響個案的學習,尤其當年級越高,課業變困難時會更明顯,成績會越來越差。而好動與衝動的症狀帶來的困擾常是人際間的衝突跟行為干擾。若未治療,症狀跟對功能的影響會一直到成人階段。
 

父母親若觀察到孩子在兩個以上不同的情境,確實有出現上述的表現,且這些表現也讓孩子出現行為,人際,學習上的困難,而這些表現經常存在,並非偶爾出現,就可以考慮帶孩子到兒童心智科進行評估。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何診斷?
 

有時會遇到由其他診所轉介來的個案,爸媽說已服用注意力不足過動藥物一段時間,但當細問診斷過程時有時卻會聽到爸媽說,醫生問一問後就開藥給孩子吃了,吃了一段時間覺得沒效果時,才建議至兒童心智科評估,然而這中間有些個案並非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卻在未仔細評估的情況下已開始服藥。
 

這邊要提醒的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會需經過臨床評估,行為評估,心理衡鑑,排除生理因素等過程。唯有在仔細評估過後,才能精確的診斷個案是否單純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是有其他因素導致其表現。
 

在臨床評估部分,醫師除了對個案的行為發展史,家庭教養歷程與環境,症狀表現與觀察的評估外,也會蒐集來自家長或學校教師對個案的行為評估。在資源許可情況下,也會安排心理衡鑑,了解個案在各方面能力發展上的差異,是否影響了個案的表現。而在某些情況下,也需要做腦波來排除因癲癇(如小失神發作)導致的注意力不足的現象。
 

由於ADHD容易合併有其他身心情緒行為疾患,在評估時也需要同時評估個案的困擾是否有合併其他問題須一起處理。這些共病包括像是學習障礙,焦慮症,憂鬱症,對立反抗症,網路遊戲成癮疾患,或物質濫用等。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標準
 

在DSM-5所列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準則,包括如下:在注意力不足,過動與衝動兩大面向的表現中,在各九項中須符合六項以上,若是成人則須符合五項以上,上述症狀出現的頻率及嚴重度較同齡兒童為高並持續六個月以上。且下列表現在12歲以前就開始出現,在兩種不同情境中都會出現,例如要在家裡跟學校環境都會出現。且這些表現已經影響到個案的人際,學習,工作等功能,在診斷前還須排除是其他的生理或身心疾患所致。


ADHD詳細症狀列表檢核參考:
A.注意力不足

1.經常無法專注在細節,學校課業,工作,或其他活動上
2.經常在工作或遊戲活動中難以維持注意力
3.別人跟他說話時常常好像沒在聽
4.經常不遵照指示,無法完成學校課業,雜務,工作場合分派的職責
(不是因為反抗行為或不懂指示)
5.經常難以組織工作或活動
6.經常逃避,不喜歡,不願意參與需要一直耗費精神的工作(如回家作業)

7.經常弄丟工作或活動所需的物品(如學校指定的作業,文具,工具,或玩具等)

8. 常因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9.日常活動時常忘東忘西


B.過動與衝動

1.經常坐立不安玩弄手腳,或在椅子上動來動去
2.經常在教室內或其他需要坐著的場合離開座位
3.經常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或爬上爬下
(青少年或成人可能只出現煩躁不安的個人感覺)
4.經常無法安靜的玩或參加休閒活動

5.經常忙個不停或是像被馬達所驅動

6.經常話太多

7.經常在問題還沒說完就搶著回應

8.經常無法按順序排隊等待

9.經常打斷或干擾別人的活動(如談話或遊戲)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填量表可參考: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注意力不足過動APP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成因有哪些?

 

遺傳因素:

ADHD與多種基因變異相關,主要是包括與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相關的基因變異,這些基因包括像是DRD4,DRD5,DAT1/SLC6A3等。

神經化學因素:

ADHD可能與腦內神經傳遞物質的不平衡有關,尤其是與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神經傳遞物質的不足或不平衡相關。

環境因素:

ADHD可能與孕期和嬰兒期的營養不良、母親懷孕時物質或酒精的使用、毒物暴露、早產、低體重等因素有關。在發展時期經歷發展性創傷的人也較容易有ADHD。

神經發展因素:

ADHD與前額葉皮質和基底神經節的發育不良有關,跟一般同齡層的人相比,個案的前額葉皮質的灰質體積和厚度增長較為緩慢,前額葉主要功能是整合來自不同腦區的訊息,以及抑制衝動與計畫的安排,因此,ADHD的個案容易有衝動控制跟執行能力上的困難。


ADHD的神經發展上的緩慢,並不會隨著個案長大就「自己好」,若沒有治療,神經發展仍會一直落後其他一般人。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要怎麼治療?
 

目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治療,是以整合的全方面治療為主,並非只是如坊間流傳的僅用藥物治療。
 

治療的原則是,ADHD與共病一起治療,且最好能多系統的加上行為習慣上的改變,家庭提供穩定且正向支持的環境,以及與學校討論適合個案的學習方式一併進行。由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影響常會延續到成年,持續地提供不同發展階段需要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藥物部分,目前主要分為中樞神經興奮劑與非中樞神經興奮劑兩大類,當評估要使用藥物治療時,醫生會與家庭及個案討論,要選擇哪類藥物與劑量的調配,以及如何觀察與處理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除了藥物以外,omega-3(魚油)中的EPA脂肪酸,對體內EPA濃度較低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個案,服用含高濃度EPA的魚油可改善他們的專注力與警覺性,台灣也已有相關的研究證實魚油在ADHD個案的治療效果。
 

藥物治療以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個案常合併有人際互動困擾(家庭成員間,學校同儕間等),也容易有在生活習慣建立,網路使用難以控制等情況,合併有共病的個案還會有其他的心身症狀表現。因此,結合行為治療,或是個別諮商,或是親子互動諮商較能全方面的提供個案不同的需要。

 

舉例來說,藥物會改善個案行為的衝動,但個案可能已養成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習慣,或沒有停下來反思自己的情緒或理解其他人情緒的經驗,個別諮商部分,就可以在諮商中引導個案這方面的學習與發展。

 

運動可以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嗎?哪類的運動比較適合呢?
 

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認為,運動可以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真正的機轉尚不清楚,有些假設認為運動可以提高腦血流量和神經元活動,進而促進認知和行為方面的改善。此外,運動也會促進腦內多巴胺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釋放,進而改善ADHD症狀。一個回顧性研究發現,有氧運動和心肺耐力運動對改善注意力和認知功能的效果最為顯著。該研究也提到瑜伽、舞蹈、格鬥訓練等運動也被認為對改善ADHD症狀有一定幫忙,且由於ADHD個案容易合併協調障礙,舞蹈,格鬥訓練這類活動也有助於這方面的訓練。
 

在挑選運動類型時,挑選個案覺得有趣且有刺激的運動比較容易誘發個案的動機與持續性,而若運動是團體相關的,也可讓個案在團體中練習人際社交技巧與團體關係。也能把運動時間固定的安排在生活中,讓生活更有結構安排。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困難的不是診斷或缺少治療的方法,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反而是在孩子早期發展階段,沒有機會發現並評估確定孩子有這樣的困擾,並提供適合的育方式,長期影響了孩子在學習,人際社交,甚至是健康,未來工作等多方面的正常發展。佳齡健康-嘉齡診所能提供結合兒童青少年心智科,小兒科,運動醫學與營養的整合服務,除了門診診療,也可依個案需要安排心理衡鑑,個別或家庭諮商或行為治療,也可以轉介運動醫學評估或營養諮詢,提供一站式多元的醫療服務。
 

若您想進一步了解嘉齡身心診所,或是欲諮詢相關資訊,歡迎來電或來信預約,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提供最適合您的解決方案。

嘉齡身心診所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
早診09:00-12:00
午診14:00-17:00
晚診17:30-20:30
◆週六
早診09:00-12:00

電話:02-2721-1257
諮詢信箱:service@blueborders.com.tw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 205 號 B1
了解嘉齡: https://praise.healthspan.com.tw/services
 


參考資料

 

 


作者


沈眉君 醫師
嘉齡診所
身心科 主治醫師
👉 點此預約門診掛號

 

 



 


專長: 
● 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
● 自律神經失調、失眠、憂鬱焦慮、一般精神疾病

經歷: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研究醫師
● 部立桃園醫院 身心科 主治醫師
● 信安醫院 身心科 主治醫師

學歷:
● 英國Tavistock Centre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 碩士
● 中山大學  哲學研究所碩士
●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學士


佳齡頻道:https://reurl.cc/gQm984
佳齡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spantw
佳齡LINE@: https://pse.is/4krd9z


您的安心託付,我們用心照顧
佳齡,加您 Empower health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