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2 月 05 日
3371
我的孩子有網路遊戲成癮嗎?3個現象教您如何判斷
「玩網路遊戲失去控制」的評估準則,是以一、「無法控制自己想要玩網路遊戲的想法」,二、「無法控制玩的時間或頻率」,三、「因成癮相關的行為而讓孩子的生活功能受到影響」。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網路成癮?讓佳齡身心科醫師帶您一同了解。
pexels-alex-green-5692262.jpg

不少爸媽在診間會抱怨,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就是盯著電視打SWITCH,玩PS或躺在沙發上玩手遊。寫作業或做其他事情時間到了,孩子眼睛還是盯著手機或電視看,到最後常常演變成爸媽要強制關掉電視或拿走手機,然後孩子擺臭臉或關進自己房門。
 

類似的情況可能常常聽到,而對於出生就與網路一起成長的Z世代孩子們來說,網路遊戲,社群媒體,連線遊戲等都是他們的日常。但這就代表著這些孩子,更容易會有網路遊戲成癮的問題嗎?
 

以下將針對幾個父母親常擔憂的問題,整合團隊臨床經驗與現有的研究,來回應父母的這些疑惑。
 

網路成癮是什麼?

精神醫學界DSM-5與ICD-11、WHO有針對遊戲成癮與網路遊戲成癮有明確的定義。
 

在精神醫學界或WHO經過多年的研究證據與專家們討論後的共識認為:網路遊戲成癮/網路成癮並非以「使用時間長度」來做判定,而是以成癮相關的核心行為「玩網路遊戲失去控制」進行判定。

「玩網路遊戲失去控制」指的是無法控制自己想要玩網路遊戲的想法、想要控制玩的時間或頻率卻沒有辦法,以及是否因為成癮相關的行為對孩子的學習、人際及生活功能受到影響做為評估準則。


如何判斷我的孩子是否有網路成癮?

對父母親來說,若想了解孩子玩遊戲的行為,是否已真的到需要注意的程度,可以觀察否有出現『PC平方』(1P2C)來看看。

 

現象一:優先順序(Priority)

1P指的是Priority,意思是孩子玩網路遊戲已成為他生活中的主要重心,日常中其他事情變得不重要,甚至會為了玩遊戲犧牲其他本來喜歡的活動。

 

現象二:自我控制 (Control)

2C是的其一為Control,指的是上述提到的對網路遊戲失去控制的表現,不論是想要減少使用或戒掉戒不掉、很快又復玩,或是約定好時間應該停止了卻無法停止等都算是。

 

現象三:不良後果 (Consequence)

另一個C是Consequence,意思是即使知道繼續玩遊戲下去,會有一些不良後果,像是上課遲到、作業無法寫完等,都無法停止玩;或是知道沈迷於遊戲可能會影響人際關係,也還想要繼續玩等。         

而上述的表現需持續12個月,且需合併出現在生活的不同面向造成負面影響,如學習表現,人際關係或親子關係,或身體健康等。


所以若孩子單純只是出現一天花八小時在玩遊戲,但要他停止玩遊戲或參與別的活動是可以的,生活的各個面向也沒出現明顯的困擾或影響,我們並不會說孩子有遊戲成癮或網路遊戲成癮。
 

但若孩子出現『PC平方』的表現時,父母親則要多加留意孩子是否有潛在網路遊戲成癮的可能性。
現行也有許多評估網路成癮的量表,幫助大眾能夠自我、或為孩子進行評估。

 

如何協助孩子預防網路成癮?

父母親看到孩子有上述的表現,可能會感到焦慮,然而若採取強硬的方式去中斷孩子玩遊戲的行為,反而可能讓親子關係受影響,對家有青少年的家庭來說,還可能讓親子出現衝突或更無法溝通。


比較可行的做法,是父母親能先放下自身的焦慮,秉持著想了解孩子,何以開始玩遊戲停不下來,或開始越玩越久背後的動機。


若能做到「不帶批評的關心」,比較可能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試著去了解孩子在玩什麼,甚至跟他們一起玩,也可以從玩的過程中,了解孩子會沈浸在遊戲中的樂趣與緣由。

這些緣由包括:
●    在學習或人際間的挫折,可以從網路遊戲中獲得成就感,像是闖關成就或是網路建立人際連結

●    透過遊戲逃避學習挫折;孩子合併有焦慮與憂鬱困擾,透過遊戲來緩和這些困擾

●    有注意力不足過動困擾的孩子,遊戲帶來的感官刺激與滿足效果,容易讓孩子想繼續玩

●    家中父母關係不睦,孩子藉此轉移來自於父母的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真的有網路成癮的孩子比例並不高,國內有研究顯示青少年網路成癮的比例約為3.1%,略高於西方國家研究發現的1%的比例。


然而一個歐洲針對8000多位青少年共病的研究發現,有網路遊戲成癮者跟其他人相比,有較高的風險有內化性症狀,像是憂鬱與焦慮等,也比較容易有行為問題、注意力/過動、自我傷害行為、自殺意念與自殺行為。


先去了解孩子想多玩網路遊戲背後的緣由與動機,才有機會找適合孩子的方法來協助他們。若發現孩子在網路遊戲以外,還出現有焦慮憂鬱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等其他表現時,還是可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若是想完整了解預防網路成癮的方法,下一篇將會介紹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可協助孩子預防的方法。


若您想進一步了解嘉齡身心診所,或是欲諮詢相關資訊,
歡迎來電或來信預約,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提供最適合您的解決方案。

嘉齡身心診所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
早診09:00-12:00
午診14:00-17:00
晚診17:30-20:30
◆週六
早診09:00-12:00

電話:02-2721-1257
諮詢信箱: service@blueborders.com.tw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 205 號 B1
了解更多:https://praise.healthspan.com.tw/outpatient-appointment


作者



沈眉君 醫師
佳齡生活健康中心
身心科 主治醫師
👉 點此預約門診掛號

 


 


 


專長:
●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
●自律神經失調、失眠、憂鬱焦慮、一般精神疾病

經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研究醫師
●部立桃園醫院 身心科 主治醫師
●信安醫院 身心科 主治醫師

學歷:
●英國Tavistock Centre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 碩士
●中山大學  哲學研究所碩士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學士
 


佳齡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spantw
佳齡頻道:https://reurl.cc/gQm984
佳齡官方LINE:@healthspantw

您的安心託付,我們用心照顧
佳齡,加您 Empower health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