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脈壓與阿茲海默症風險:心血管健康是預防失智的關鍵! 文/劉興政醫師
2025 年 11 月 10 日
198
一、 認識脈壓(Pulse Pressure, PP)
什麼是脈壓(PP)?脈壓是指收縮壓減去舒張壓的差值,例如當血壓是120/80 mmH時,脈壓就是40 mmHg (120-80)。脈壓被視為動脈僵硬程度(Arterial Stiffness)的間接替代指標。當動脈失去彈性、變得僵硬時,脈壓就會升高。脈壓越高,意味著血管健康狀況越差,對大腦微血管循環構成的潛在壓力也越大。
【脈壓數值建議】
- 理想脈壓: 介於 30 至 40 mmHg 之間。例如:血壓 120/80 mmHg,脈壓為 40 mmHg,屬於正常理想範圍。
- 警示數值: 脈壓超過 40 mmHg 即視為偏高。
- 高風險數值: 脈壓大於 60 mmHg 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
二、 脈壓與阿茲海默症的最新研究
高血壓一直是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因子,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特別檢視脈壓與阿茲海默症的關係,這是一項針對1690名認知功能正常的年長者進行的長期追蹤研究,結果顯示:
1.脈壓與阿茲海默症病理標記的關聯:
- 類澱粉蛋白和Tau蛋白沉積: 研究發現,脈壓越高,大腦中類澱粉蛋白和Tau蛋白這兩種阿茲海默症的核心病理蛋白沉積量越多。
- 加速認知衰退: 脈壓升高也預測了隨著時間推移,認知功能會加速下降。
2. 遺傳風險的放大作用:
- 研究最重大的啟示是發現了APOE4基因的調節作用。高脈壓對Tau蛋白沉積和認知衰退的負面影響,在帶有APOE4基因的人更為顯著。這表明血管健康問題與遺傳高風險因子的結合,會使大腦更容易受到損害。
3. Tau蛋白是關鍵媒介:
- 透過中介分析,研究證實脈壓升高是間接透過「促進Tau蛋白累積」來加速認知功能下降的。這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機制線索:管理血管健康可能有助於延緩AD病程中Tau蛋白的累積和傳播
三、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的介入建議
這個研究明確指出,血管的健康管理是預防阿茲海默症的一項有效方式,特別是對於有APOE4遺傳風險的族群。
以下是您可以採取的具體行動:
-
定期全身心血管檢查
- 基本血液檢查(血糖、血脂等)
- 心臟&頸動脈超音波
- 心血管風險指標和凝血功能檢測
- 動脈彈性硬化分析(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SI)
應用人體四肢動脈脈波的傳導速度,評估血管的健康狀態,藉以反應血管老化、硬化與阻塞的程度 - 血管內皮功能檢查 (FMD)檢查脈壓和血管彈性
藉由非侵入性的超音波診斷儀,透過暫時阻斷血流,觀察血管血管因一氧化氮(NO)的釋放而產生的舒張程度,來判斷血管內皮的健康狀況,是「動脈硬化早期篩檢」及「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的關鍵參考。藉由檢測可以掌握血管彈性,並且靈敏的檢測出不穩定斑塊的存在、及動脈硬化的早期階段。
-
生活嚴格管理血壓,並注意脈壓:
- 定期監測: 每天量測血壓,並計算您的脈壓。
- 目標數值: 積極與您的醫師合作,目標是將脈壓控制在理想範圍(30-40 mmHg)。
- 藥物治療: 對於高血壓患者,需嚴格遵從醫囑服用降壓藥物,維持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平衡,以減少動脈僵硬對大腦的衝擊。一些瓣膜性的心臟病或心衰竭可能會有異常的高脈壓,這部分需與心臟科醫師討論。
-
健康生活方式是預防基石:
- 規律運動: 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有助於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增強血管彈性,是降低動脈僵硬度的有效方法。
- 地中海/DASH飲食: 採用富含全穀物、蔬菜、水果和健康脂肪的飲食,限制高鈉、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全面保護心血管健康。
- 維持健康體重與戒菸: 維持健康的身體質量指數(BMI) 並徹底戒菸,因為吸菸會嚴重損害血管彈性,升高AD風險。
-
高風險族群應早期介入:
- 若您已知自己帶有APOE4或有AD家族史,應更加積極管理上述所有血管風險因子,並考慮諮詢醫師,以進行更密切的追蹤和認知功能評估。
- 若您已知自己帶有APOE4或有AD家族史,應更加積極管理上述所有血管風險因子,並考慮諮詢醫師,以進行更密切的追蹤和認知功能評估。
( ▲ 佳齡血管內皮功能檢查FMD檢查)
參考文獻
若您想進一步了解家齡聯合診所,或是欲諮詢相關資訊,歡迎來電或來信預約,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提供最適合您的解決方案。
家齡聯合門診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
早診09:00-12:00
午診14:00-17:00
晚診17:30-20:30
◆週六
早診09:00-12:00
電話:02-2721-1258
諮詢信箱:service@blueborders.com.tw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 205 號 B1
了解家齡:https://family.healthspan.com.tw/medical-department-doctor-team
作者
劉興政醫師
佳齡生活健康中心 醫療長
神經科專科醫師、身心科專科醫師
👉 點此預約門診掛號
專長:
● 失眠、焦慮、憂鬱、失智症、神經退化疾患
● 神經科專科醫師、精神科專科醫師
現職:
● 佳齡生活健康中心 醫療長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兼任主治醫師
經歷: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副院長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一般精神科 主任
學歷:
● 臺北醫學大學 細胞及分子生物研究所 博士
部定教職:
●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助理教授
游家銘醫師
家齡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點此預約門診掛號
專長:
● 頭痛、眩暈症、神經退化性疾病、周邊神經病變、下背痛、神經痛、腦中風後遺症
現職:
● 家齡診所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兼任主治醫師
經歷:
●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仁愛院區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神經內科 門診部主任
● 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 新藥醫師審查員
學歷:
●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學士
佳齡頻道:https://reurl.cc/gQm984
佳齡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spantw
佳齡LINE@: https://pse.is/4krd9z
來佳齡遇見更健康的自己
Hold good health in any age.
#失智症 #高血壓 #高血壓與失智症 #預防失智 #腦血管健康 #血壓控制 #心血管疾病 #認知退化 #阿茲海默症 #健康老化 #腦部健康 #中風預防 #生活型態改變 #腦健康 #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