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肌少症診斷指南:肌少症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中年人更該注意!(AWGS 2025)
2025 年 11 月 07 日
701
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AWGS)在 2025 年更新了肌少症診斷標準,針對亞洲人群做了簡化與擴展。以下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說明診斷標準和流程。
一、什麼是肌少症?
肌少症指的是隨著年齡,骨骼肌的量和力量逐漸減少,可能導致行動困難、跌倒風險增加。
- 診斷重點:只要同時符合肌肉量不足 + 肌肉力量不足,就確診為肌少症。
- 身體表現(如步速或起立測試):現在不再是診斷標準,而是用來評估功能狀態和治療效果。
二、AWGS 2025 診斷定義及標準
| 診斷 | 定義和標準 | 建議 |
| 肌少症 (Sarcopenia) |
肌肉量不足 + 肌力不足 |
建議接受:運動 + 營養,多模式改善 |
| 可能有肌少症 (Possible Sarcopenia) |
肌力不足,但尚未測肌肉量 | 可先在社區啟動改善方式,並建議安排肌肉量測量以確認診斷。 |
| 肌少症風險 |
肌力正常,但有風險因素 (慢性病、營養不良、非預期體重下降) |
建議每年評估肌肉力量,並接受適當的肌肉健康干預措施 |
* AWGS 2025 已取消「嚴重肌少症」分類。
肌少症的標準現在擴展到中年成人( 50–64 歲),目的是 提早發現、及提早介入改善。診斷標準會依「性別、年齡和測量方式」而不同。
A. 肌肉力量(手握力)
- 肌力比肌肉量更能預測健康風險。
- 使用握力計測量手握最大力量。
| 年齡層 | 男性臨界值 (M) | 女性臨界值 (F) |
| 中年人 (50–64 歲) | < 34.0 kg | < 20.0 kg |
| 老年人 (≥65 歲) | < 28.0 kg | < 18.0 kg |
B.肌肉量(ASM/身高²)
- 可用 DXA(雙能 X 光吸收儀) 或 BIA(多頻生物電阻抗分析) 測量
| 族群 | 性別 | DXA 肌肉量臨界值 (kg/m²) | BIA 肌肉量臨界值 (kg/m²) |
| 中年人 (50–64 歲) | 男性 | < 7.2 kg/m² | < 7.6 kg/m² |
| 女性 | < 5.5 kg/m² | < 5.7 kg/m² | |
| 老年人 (≥65 歲) | 男性 | < 7.0 kg/m² | < 7.0 kg/m² |
| 女性 | < 5.4 kg/m² | < 5.7 kg/m² |
C. 身體表現(Outcome Measures)
- 不再是診斷標準,但用來評估功能下降:
| 族群 | 五次起立測試 | 步速 (6 公尺步行測試) |
| 中年人 (50–64 歲) | ≥ 10.0 秒 | < 1.2 m/s |
| 老年人 (≥65 歲) | ≥ 12.0 秒 | < 1.0 m/s |
三、篩查工具(Case-Finding)
在正式診斷前,我們可用簡單工具初步篩查:
- 小腿圍:男性 <34 cm,女性 <33 cm
- SARC-F 問卷:得分 ≥4
- SARC-CalF 問卷:得分 ≥11
- 指環測試(Yubi-wakka):用拇指和食指圍住小腿最粗處,有縫隙表示可能肌肉量不足
最新版的資訊強調,診斷除了不是「疾病標籤」,而是「肌肉健康管理」的開始,除了測肌力及測肌肉量,並需要提前開始「運動與營養」進行改善唷!
資料來源
Chen, L.-K. (2025). A focus shift from sarcopenia to muscle health in the 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 2025 consensus update. Nature Aging. https://doi.org/10.1038/s43587-025-01004-y
若您想進一步了解家齡聯合診所,或是欲諮詢相關資訊,歡迎來電或來信預約,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提供最適合您的解決方案。
家齡聯合門診營業時間:
◆ 週一至週五
早診09:00-12:00
午診14:00-17:00
晚診17:30-20:30
◆ 週六
早診09:00-12:00
電話:02-2721-1258
諮詢信箱:service@blueborders.com.tw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 205 號1F/ B1
家齡營養諮詢:https://reurl.cc/5RO3qV
家齡營養師介紹:https://www.healthspan.com.tw/diet/team
作者
鄭佾琪 營養師
👉 點此掛號營養門診
專長:
● 成人及兒童體重控制管理、成人及長者肌少症營養治療、
● 成人糖尿病、心血管營養治療、兒童健康飲食照護、廚房食材及衛生管理
現職:
● 佳齡生活健康中心 營養膳食部 營養師
●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第十三屆監事
經歷:
●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 第十二屆監事
●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 第十屆及第十一屆理事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營養室營養師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全方位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
●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代謝及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
學歷:
●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研究所博士畢
●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研究所碩士畢
●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學士畢
佳齡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spantw
佳齡頻道:https://reurl.cc/gQm984
佳齡官方LINE:https://pse.is/4krd9z
來佳齡遇見更健康的自己
Hold good health in any age.